随着罗振宇的跨年演讲的刷屏,一条颇有争议的话在互联网上流行:罗振宇不断在贩卖焦虑,从而引导大家进行知识付费。进而发展到很多人问知识付费是不是骗人的?
那么知识付费是不是骗人的?可能众说纷纭,有的同学通过知识付费学到了很多东西,有的同学购买之后草草看了几眼就没有下文了,然后就喊着知识付费是骗人的。我们暂且放下这些疑问,先了解下什么是知识付费,它是如何发展而来。
知识付费源起
百度百科对知识付费的定义:知识付费的本质,就是把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,以实现商业价值。知识付费有利于人们高效筛选信息,付费的同时也激励优质内容的生产。腾讯研究院对“分享经济”的定义:知识分享经济是公众将自己的闲置资源(认知盈余),通过互联网平台与他人分享,从而获得收入的经济现象。
用大白话来讲,知识付费就是由某个领域内比较著名的资深人士,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抽取出来,以更加简单易懂的形式分享出去,让人们付费去订阅、学习。
人们普遍认为知识付费起源于2011年至2015年。2011年,豆丁网推出付费阅读产品;2013年,罗缉思维开始招募付费会员;2014年微博开通打赏功能、豆瓣阅读开启付费专栏;2015年微信推出赞赏功能……免费的知识分享(开始)进入到知识分享(付费)经济的萌芽阶段。这一阶段,打赏、赞赏尚属于小规模的、随机的个体行为。
2016年,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。在这一年,知乎、果壳(在行分答)、喜马拉雅FM、得到及其他知识付费平台相继出现,知识付费的用户迅速增长,知识付费产品面临井喷。2016年的迅速爆发其实离不开微信赞赏这个大平台对用户的付费教育,
2016年,几乎每个月都有知识付费的产品出现。当年4月,问咖、值乎上线;5月分答、知乎live上线,王思聪在分答上32个问题赚20多万的新闻刷遍了整个互联网;6月,得到app“李翔商业内参”、果壳“职场沙龙”推出;8月,知乎专栏赞赏功能、雪球问答、vipabcV来秀直播、联想“知了问答”上线;9月,虎嗅推出付费会员,提供深度报告等内容……12月,李开复在一次采访中说:知识和经验变现的时代到来了。
上面这些知识付费产品,有些已经暗淡离场,有些停滞不前,还有一些发展越来越好。但凡发展不错的平台都是聚焦了某些领域的意见领袖,利用这些意见领袖和平台的利益相互捆绑,作者可以通过平台获取曝光率和收益,平台利用这些作者的知名度推广平台赚取佣金,从而实现共赢。纵观整个知识付费领域,仍然处在知识付费的初级阶段,未来知识付费应该还有更广大的市场。
随着平台型知识付费公司不断发展,商业模式得到进一步验证之后,慢慢诞生了很多垂直领域的知识付费产品,比如在商业、英语、技术、职场等领域诞生的知识付费产品不断;也促进了服务于知识付费平台的工具类产品迅速崛起,比如新榜、西瓜数据、知识星球、小鹅通等。
技术领域知识付费
不过今天我们主要聊的是纯技术领域的知识付费产品,写博客和做公号的原因,和国内的技术平台多多少少都建立过合作,所以对他们的产品、运营模式了解更多一些。
比如我是 Gitchat 平台的付费会员,也在 Gitchat 平台发起过多场 chat,每次参与人数都超过千人;在极客时间拥有 20 多个付费专栏,同时和极客时间合作过多起活动;在慕课网上录制过免费视频,参加过慕课网讲师的:慕课之夜;技术领域的知识付费还有掘金小册、51CTO专栏、博文视点图书、CSDN学院等等。今天我们在其中拿出几个平台做分析。
Gitchat
纯技术领域的专栏知识付费最早诞生于一个小的创业公司叫:Gitchat,网站上线于2016年的6月,这个公司是由前百度文库阅读和图灵公司的出版负责人谢工创立,创立之初就有 CSDN 创始人蒋涛和小道消息的冯大辉给予天使投资。最早的形式是 Chat ,由一个技术人发起一个技术讨论的话题,同时设定一个参与的价格,传播开来吸引感兴趣的朋友加入。
早期 GitChat 选择和很多技术大 V 来合作,一方面技术大 V 自带流量,第二他们可以依此作为宣传点来宣传他们的平台。所以早期就会看到他们在各个渠道,寻找有技术影响力的技术人,和很多技术公号、博客建立联系,帮他们变现,帮自己宣传。我就是因为他们工作人员在我的公号留言而了解的这个平台。
每次 Chat 举办者可以分成几百到几千元,后来这个网站创建了另外一个频道叫做达人课,以专题系列的形式来分享某一门课程,相比较 Chat ,达人课的形式周期更长,学习起来更系统一些。Gitchat 算是技术知识付费最早的先行者,但真正掀起技术领域知识付费高潮的却是极客时间。
极客时间
极客时间创建于2017年10月,极客时间由极客邦科技公司创建,公司的总裁是技术大V池建强。极客邦旗下拥有比较有名的就是 InfoQ 网站,常年在国内举办各种技术峰会,因此公司积累了一批活跃的技术资源,这些资源被充分的利用到了极客时间。
极客时间玩法最具互联网化,专栏采用技术大V+暴力营销的模式来疯狂发展。极客时间刚上线就玩起了大V站台的模式,最早在极客时间开课程的大V有:左耳朵耗子、西雅图飞总、美女程序员朱赟等。这些技术圈内最知名的大V给极客时间带来了第一批用户。
但真正的高潮还是来自营销,转折点在《从0开始学架构》以阿里 P9 架构师为宣传背景,同时强调推荐购买课程可以返利24元。在课程上线初期,在技术公号领域全面轰炸了一遍,导致当天朋友圈持续刷屏,几天内课程销量过万,真正算是打响了产品。后面又增加了很多拼团、限时购等营销策略,应该是所有技术在线课程中最会玩营销的一家平台。
掘金和51CTO
掘金也是一个比较新的技术社区网站,创建于2015年8月,掘金最初来自于稀土,是稀土的一个子版块,没想到稀土没有火起来,反而做为技术分享网站的掘金火爆了起来,于是创始人阴明随即调整了方向,大力发展掘金。
2018年初的时候掘金也开通了自己的专栏、掘金小册,刚开始以前端领域的专栏为主,后期也慢慢覆盖了整个技术领域,掘金小册最大的特点是为作者提供了专业的文章管理平台,对专栏作者来讲体验较好,同时掘金小册新课上线时会在技术公号内做营销,一般是通过固定链接购买可以享受半价,这个营销策略很有效和实惠。
最后一个上线的技术付费专栏是51CTO,51CTO 是一个老牌的技术社区, 成立于2005年,目前已成为专注于IT人职业成长平台;拥有1500万注册用户,覆盖了中国主流城市大多数IT从业人群,是国内排名第一的服务IT技术人员的专业性服务平台。
51CTO 网站的用户群体以网络、运维为主,因此在所有的付费专栏中,这两方面的课程最为受到欢迎,课程定价也比较有特点都是51元,51CTO付费专栏算是中规中矩,也会做一些营销,但更多是在网站的体系内来做,很少在外打广告做宣传。
慕课网
慕课网不同于以上几个平台专栏,他诞生的更早但也相对更传统,一直在深耕技术领域的在线视频教学,经过几年的发展也成为了在知识付费领域的一匹大黑马,不论是师资力量还是产品建设都非常不错,唯一有缺陷的地方是运营能力稍弱。
慕课网目前应该是 IT 领域内最好的在线视频学习网站,慕课网成立于2013年,是一家从高校走出来的创业公司,慕课网创始人陈志锋。现有用户超过1500万,合作讲师规模已超过1500+,且均来自国内外一线互联网公司。
我算是慕课网的第一批用户,2014年我想在地铁上学习PHP,网上搜索了一下没找到几个,好像当时就发现了网易云课堂和慕课网。慕课网当时的视频课程很少,而且绝大部分视频课程都是入门级的课程,但课程免费、讲师内容幽默易懂、质量很高,这为以后慕课网的发展做了积淀。
慕课网早期凭借着优质内容、免费观看、移动端使用体验很好等特点,迅速占领了一大批IT小白用户。从2013年到2016年,整整近3年时间,慕课网都在推免费、优质的视频课程,通过这些占领了IT领域视频教育第一把手。
慕课网从2017年开始商业模式的灰度测试,推出了两种不同形式的课程,第一种是就业班的形式,主要讲知识的使用,按照语言或者框架分不同的类型来学习,占比较少;第二种就是实战课程,也是它们网站主推的一种模式,以实战项目为内容,讲解各个技术的使用,特别受到欢迎。
去年1月时候我参加了慕课网的慕课之夜,慕课网邀请了慕课网大部分知名讲师一起开了个晚会,在一个酒吧搞得很互联网化(有钢管舞)。在那天了解到已经有几位慕课网的老师,在慕课网一年的分成已经达到了百万级别。并且慕课网在目前的IT视频教学领域几乎没有对手,不过极客时间已经慢慢推出了多个视频专栏,可能最终免不了两者大战一番,我们拭目以待。
对比
各个平台产品的特点:
- Gitchat :Gitchat 平台的付费产品最为丰富,包含 Chat 、达人课、精品课、极客书等领域,并且其中的课程都比较接地气,偏向于实践这个领域。因为创世人来自于出版行业,因此运营手段偏传统。
- 极客时间:极客时间的专栏走高大上领域,因此课程更多偏向于理论或者基础,所以专栏读者的覆盖面比较广,因此对原理、基础、思维等方面比较突出,运营手段多样极具互联网化。
- 掘金小册:掘金小册目前上线产品较少,主要以前端和编程语言本身为主,专栏内容还在不断的完善中,内容质量也不错。
- 51CTO:作为最后一个上线的技术付费产品,51CTO的产品还在不断打磨中,专栏以网络、运维领域的课程为主,课程也在不断的丰富中。
- 慕课网:专业做 IT领域的视频课程,产品体验最好、用户量最大、课程质量好、销量比较可观,他们公司的玩法也很互联网化,我比较喜欢。缺点是课程都需要后期制作、排期,往往录制一个课程到发布需要大半年的时间。
需要说明的是在平台写专栏/录制视频是一个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,几乎需要花费你所有的业余时间,并且一旦决定开一个专栏,必须要做大量的学习、调研、总结,结合自己掌握的知识重新把这些知识理解,用通俗的语言来讲述出来。真的很费时间和精力!但开通一个专栏对作者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、锻炼机会,如果清晰的讲解整个技术,至少需要再次深度理解一遍这些内容,也算是更深度的再次学习。
这些平台和作者的分成,以及各个平台做为普通作者收益的相关信息,因为可能涉及到对方的商业信息,这里暂时不方便直接透露,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我的知识星球就聊挣钱查阅。
开源并不意味着免费
上次和一个技术领域的大V沟通去帮一个专栏写个推荐,大V对我说:如果是收费课程的话,我就先不写啦,与我一贯推崇的开源有些矛盾
,也有可能这是大V的推辞而已,但这其实已经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人的观点。那么收费课程和开源精深真的有矛盾吗?开源就意味着是免费吗?
前一段时间,Redis 变更模块开源许可证,不想让云提供商白白获利。许可证的变更意味着自研 Redis 模块 - RediSearch,Redis Graph,ReJSON,ReBloom 和 Redis-ML 将不再是开源软件。Redis Labs 并不是唯一一家做出这样改变的公司。5月,Neo4j 图数据库在其 AGPL 许可证中添加了 Commons Clause。
这是为什么呢?在以往开源组织免费推出开源软件提供给行业内使用,但同时提供商业解决方案来挣钱,比如大名鼎鼎 Pivotal、Elasticsearch、Redis 。现在很多云厂商将这些开源软件做成了他们的产品,出售给使用云服务的客户们,他们给这些客户提供服务,也就相当于云厂商们挣了以前开源软件提供商业解决方案的钱,导致这些开源软件组织很多都快活不下去了。
这样真的合理吗?其实有很多的软件有基金会,比如 linux\Apache 基金会,一些大厂出资加入基金会,给基金会提供人员和资金,促进基金会的发展,这些大厂会得到基金会的技术支持等服务,研发出来的技术推进整个行业的发展,从而到达共赢的目的,这才是一个真正合理的模式,如今云服务厂商的快速发展,让很多开源组织的运行模式受到挑战。
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果,如果一个人付出了大量的精力,去做了一件帮助N多人的好事,但他却一直没有因此获取到任何收益,那这件事情合理吗?这件事件是否能够真正坚持下去?作者也是需要生活的,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,如果一件事情的付出和收益不能够对等,那么注定这件事情无法长久下去。
就像有的朋友非常厌倦技术公号内会出现广告,我就想这样问一句,你平时看电脑有没有广告?在腾讯、优酷、爱奇艺看视频有没有广告,使用百度、谷歌搜索的时候有没有广告?你每天可以免费的去看很多优质的文章,却不能容忍公号偶尔出现的一篇技术软文,如果技术公号主在运营公号的过程中,没有任何收入,那有什么动力会持续的激励他运营下去?
现在IT界经常出现这么一批人,想免费使用他人开源产品,还要求对开源产品的文档安装、使用编写得特别详细,并且要求作者必须及时回复你的任何问题,如果没有及时回复,就大骂就这种水平还出来开源。对作者没有任何付出,还要高质量免费分享再加无底限服务,这作者是上辈子欠你的吗?这不是开源精神,这是流氓精神。
开源精神是为了降低知识获得的成本,知识的获得总有成本,实践证明,互助共享才是学习的最快法则,只想获得不想付出,那么距离开源精神很远。知识付费丝毫不违逆历史潮流,按现在的社会状态看,还会愈演愈烈。
知识付费的价值
在互联网发展到如今,可以说任何你想学习的知识都有可能在互联网找到,但正是因为内容太过于丰富,质量参差不齐,会对初学者造成很大的困扰。就拿技术领域来说,如果你想学习 Spring Boot ,使用谷歌搜索 Spring Boot 关键字会有 3.8 亿条搜索结果,如何在这个 3.8 亿中筛选出合适的资料就变得非常具有挑战性。
就我个人理解来讲,知识付费的价值最主要有三个方面,第一,虽然互联网上有大量的免费文章,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尝试、总结,购买对应的付费产品,可以节省大量的筛选成本;第二,知识付费的作者一般在领域内有多年的从业经验,会将复杂的内容以简单易懂的形式去教学,方便学习者快速吸纳知识;第三,作者会将实践过的经验编写在课程中,避免初学者在实际应用中走弯路,他的经验经过你的学习也会成为你的实践经验。
总结一下,技术领域的知识付费,可以让你快速学习、少走弯路、收获经验,最终节约了你的宝贵时间,可以说是付费购买了你的时间。其实现在技术领域的知识付费真的非常便宜,因为课程的销量都比较大,平摊到每个人身上的价格就只有几十块钱。如果需要一对一的服务,估计给这些老师一天一万块钱,他们也不想这样费力去干这件事情,这其实也是互联网的价值之一。
现在知识付费其实还在一个很初级的阶段,很多人还不是很认可这个模式。我经常喜欢举这样一个例子,大家经常乐意付费几十元左右去看一场 3D 美国大片,因为它不用费脑子,看完之后挺爽,爽完之后也就没什么了,大众已经非常认可这个模式;但同样需要付费几十元去学习一门知识的时候,大家就需要犹豫半天,一方面学习是一个被动的过程,需要克服逆心理过程,同样因为它是一个新事物,会比较容易怀疑是否被套路。
但确实也不排除,知识付费的迅速发展有一些质量不太好的课程混入其中,让用户购买后后悔不已,但大部分课程质量应该都是可以得到保障的,特别是头部平台公司的课程。现在技术领域的知识付费公司,大部分都在亏钱,几乎没有几个可以通过课程收费能够覆盖成本的,都处在一个教育市场的阶段,后期知识付费应该会越来越普及,未来将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。
扫码关注有惊喜
(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纯洁的微笑-ityouknow)